|
|||||
|
|||||
扎根未來之城,深耕區域市場。水電十一局雄安區域項目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,不斷深化區域黨建工作創新,探索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新路徑、新方法,以“五個聚焦”推動區域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、同頻共振,切實以高質量黨建為圓滿履約聚勢賦能。 聚焦政治建設,點燃區域發展“強引擎”。雄安區域項目黨支部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,把黨建活動與理論學習相結合,強化思想政治教育,將黨員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公司戰略發展上來,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把學習成果切實轉化為改進作風、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。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,嚴格落實“每周一學”學習制度,通過領學解讀、案例研討等形式,將紀律要求轉化為行為準則,推動區域黨員領導干部提升自身廉潔自律意識。 聚焦真抓實干,爭當區域發展“排頭兵”。堅持以強黨建打通“產業鏈”,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,凝聚奮進力量,助力工程優質履約贏得口碑和贊譽,已累計承建工程20余項,收到表揚信、感謝信25封。新安北堤北側綠地(EB11以北部分)工程黨員沖鋒在前,攻堅克難,超前完成目標產值,得到業主單位“為區域園林建設樹立了標桿”的高度評價。障水埝堤防加固工程(二期)工程以打造標桿工程為目標,黨員立足崗位,深入一線,創新采用“三度”工作法,進一步精確填筑厚度、寬度、壓實度,持續提升工程質量,圓滿完成現階段所有節點目標。雄安新區留通泵站工程結合實際,成立“黨員突擊隊”,高效完成施工任務,作為優秀單位承辦了觀摩學習交流會,得到了業主以及17家參建單位的一致好評,進一步擴大了企業品牌影響力,不斷促進區域市場良性循環和滾動發展。 聚焦科技創新,激活區域發展“新動能”。加強科技攻關,積極探索新技術、新設備、新工藝,不斷打造核心競爭力,榮獲了中國建筑業十大創新技術1項、中國電建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、實用新型專利13項、省部級工法29項、QC成果7項。唐河污水庫污染治理與生態修復二期工程攻克了污染土壤精準清挖、協同處理、精準加藥等大型污染場地修復工程關鍵技術,形成了一套可推廣、可復制的大型污染場地修復工程專業化、工業化的施工和管理模式,為類似大型污染場地的實施提供了良好借鑒。白洋淀生態清淤工程通過管控淀中村污染、生態補水、控制旅游污染、收割蘆葦等方式,優質高效推進施工進度,實現了當年開工、當年完工、當年驗收的目標。南河樞紐工程基于BIM模型,搭建了智慧工地管理平臺,實現了對項目從規劃、設計、施工到運維的全生命周期數字化、智能化管理,塑造了王牌之師的良好形象,榮獲中國雄安集團“三實三優”精致管理優秀項目、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綠色文明示范工地、建設流動紅旗等榮譽。 聚焦安全管理,筑牢區域發展“壓艙石”。始終秉持“生命至上、安全第一”的原則,把安全生產擺在工作突出位置。通過制定《安全生產崗位責任清單》,劃分黨員安全責任區,設立黨員先鋒崗,明確黨員包保責任,將安全責任落實到具體業務,織密織牢安全生產防護網、責任網。區域內27名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,自覺亮身份、當先鋒、做表率,主動認領臨邊防護、臨時用電等重點安全工作,累計開展安全隱患排查30余次,形成閉環管理。結合“安全生產月”主題聯動區域內各項目開展“我是黨員我先行,安全遵章當先鋒”安全承諾宣誓、崗位練兵、知識競賽等系列活動,在施工現場開設親情喚醒屋、安全積分超市,建設“VR安全實訓基地”,讓安全理念扎根于每一位職工心中,切實筑牢安全生產堡壘。 聚焦企地共建,打造區域發展“同心圓”。雄安區域項目黨支部積極對接屬地管理部門、業主單位等,以黨建聯建、觀摩交流等方式,進一步擴大“紅色朋友圈”。與小里鎮西小里村黨支部簽訂黨建共建協議,建立黨建聯建工作基地;聯合雄安生態建設公司黨支部開展籃球友誼賽,拓展聯建新方式。堅持以黨建引領群團工作創新發展,協助屬地開展雄安馬拉松、防汛搶險、植綠種綠等志愿服務活動,受到了雄安新區悅容志愿者協會的高度表揚,顯著增強職工參與感、歸屬感和認同感,讓黨支部成為推動發展、服務群眾、凝聚人心的戰斗堡壘。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