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
|
|||||
自“雙滿意”主題實踐活動開展以來,山東電建一公司華南公司黨委立足區域市場特性與項目管理實際,創新推出“三維穿透?雙向賦能”工作體系,通過穿透管理壁壘、穿透資源鏈路、穿透效能瓶頸,實現對總部決策的高效承接與對項目需求的精準響應,以“看得見的服務改進、摸得著的價值創造”推動“上級滿意”與“基層滿意”同頻共振。 穿透管理壁壘:構建 “陽光穿透式” 閉環機制,讓總部決策 “落地有聲” 聚焦上級部署任務,以“透明化管理、穿透式督辦”確保政令暢通,提升總部滿意度。 建立“三級穿透”督辦體系:華南公司黨委牽頭成立“雙滿意”專項督導組,將總部下達的年度重點任務拆解為量化指標,實行“分管領導包聯部門、部門負責人包聯項目、黨員骨干包聯具體事項”的三級穿透機制。 推行“紅黃藍”三色預警管理:對總部部署的緊急任務(如巡視巡察整改“回頭看”、合規體系建設)實行“紅色預警”,要求48小時內反饋推進計劃;對周期性工作(如月度經營分析、安全檢查)實行 “黃色提醒”,結合公司內部數字化平臺流轉節點提醒,確保工作啟動不滯后、過程有跟蹤、成果有反饋、逾期有通報;對長效工作(如人才梯隊建設)實行“藍色跟蹤”,如“新銳成長計劃”三年培養,建立覆蓋全階段的動態跟蹤體系,通過實時記錄新員工成長軌跡,實現培養過程可追溯、培養成效可量化。上半年,對“反應快”的內涵理解不足,響應決策遲緩、工作落實拖沓,主動落實會議要求意識薄弱的6名同志進行通報,有效推動全員責任意識與執行效率提升,形成“計劃-執行-監督-復盤”的閉環管理;針對兩節“回頭看”發現問題,華南公司嚴格對照總部整改建議,逐項制定措施,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按時完成全部問題整改并反饋,整改“回頭看”問題銷號率 100%,無隱形變異情況。 打造“陽光化”決策響應窗口:在內部開設“總部直通車”專欄,實時公示總部文件解讀、政策執行要點及答疑口徑,組織 “政策解碼會”,由業務部門負責人結合實際拆解總部要求。如針對“基層減負二十二條”,組織本部各部門開展學習,推行“會議瘦身計劃”,通過優化會議議程、嚴控會議時長與參會范圍等舉措切實提升會議質效。 穿透資源鏈路:創新 “1+N” 生態化服務,讓項目需求 “有求必應” 立足華南項目 “分布散、類型雜、協同難” 特點,以資源整合打破部門壁壘,構建“總部服務項目、項目反哺總部”的良性循環。 組建“區域資源共享池”:整合公司內優質資源,建立 “人才、設備、技術”三大共享庫。在人才方面,選拔37名持有一級建造師、造價工程師證書的骨干形成“流動專家團”,根據項目需求開展“靶向支援”,如派往博羅項目的商務專家 3 天內解決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漏洞,以“規范管理強根基,技能比拼促提升”為主題舉辦“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技能競賽”,10個項目的12名經營管理人員與實名制專管員參賽,以賽促學促提質,提升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水平及應急處置能力;在設備方面,通過統籌華南區域資源,跨項目調配3臺大型履帶起重機,顯著提升設備實際作業時長與使用效能,同期較外租機械方案降低機械成本70萬元。 推出“項目需求清單”反向服務:變“總部推送服務”為“項目點菜服務”,召開“雙滿意”主題實踐活動推進會,收集項目最迫切的需求清單,本部各管理部門主動認領問題,針對項目反映強烈的“審批流程繁瑣”問題,提出整改措施形成會議紀要與督辦清單,落實“1 + 1 + N”結對幫扶模式。業務部門聯合推出24小時完成待辦審批機制,通過“流程再造+權責下沉+限時響應”三重舉措,打通審批環節的“中梗阻”。開展“四自”能力建設工程第三期“筑基計劃”工程分包管理能力提升訓戰營,培訓為期4天共30課時,以集中脫產授課為主,結合行動學習、小組研討、沙盤實操、辯論競賽、成果匯報等形式,圍繞全過程分包管理履約要點、現場管理問題解決、高效溝通與沖突處理等內容展開,通過“內部培訓+外部拓展”雙軌模式,邀請業內專家聚焦分包管理關鍵控制點等核心課題授課,同時開展重點崗位廉潔從業、現場分包管理實務與安全管理等內部專項培訓,累計形成 90 篇學習心得,組織 3 次線上考試且及格率 100%。有效提升了分包管理人員專業素養與綜合能力,推動干部隊伍從 “被動學” 向 “主動干” 轉變,為公司后續分包管理水平提升及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。針對 “技術支撐不足” 問題,邀請中電建協專家利用晚上時間針對性開展QC、工法成果編制、申報內容的培訓,參培人員達148人次。幫助各項目共完成中電建協8項QC成果、10項工法以及集團公司8項工法的申報,現階段8項QC成果均已通過初賽待現場發布;針對農民工工資難點問題,財務管理部對公司新下發的農民工工資管理程序組織培訓,培訓20余人次,涉及華南公司各自營項目,自培訓至8月底,華南公司累計支付工資5403萬元,支付工人近3000人次,有效的實現農民工工資按時支付,進一步規避了輿情事件。華南公司以 “人防 + 技防 + 智防” 筑牢安全防線,創新管理模式提升效能。博羅項目1 號機組從點火吹管到總啟動間隔 11 天創下同類型機組最短紀錄,助力能源保供與區域發展,收獲多項榮譽,彰顯了央企擔當與鐵軍實力。 深化“結對 + 賽馬”雙驅動:在“1+1+N”結對幫扶基礎上,增設“項目賽馬榜”,每月從“成本節約、安全履約、團隊活力”三個維度對項目進行排名,排名前三的項目可優先使用區域資源池設備,排名靠后的由結對部門牽頭制定“提升套餐”。如因南方區域臺風、暴雨天氣等因素,導致進度滯后項目,結對的工程管理部聯合黨政辦公室/人力資源部量身定制“進度攻堅包”,派駐7名施工管理骨干赴華能南山、大唐博羅、粵電博賀等項目現場督導,骨干團隊圍繞項目核心管理,系統組織技術質量、安全生產檢查、合規流程審查等各類檢查活動,累計完成檢查 125 次,助力華能南山1、2號機組168完成,大唐博羅項目1、2號機組投產、粵電博賀項目汽機扣缸等節點目標順利實現。 穿透效能瓶頸:激活“黨建+”融合引擎,讓價值創造 “直達一線” 以黨建為引領、數字化為支撐,破解管理效能與項目需求的“錯配”難題,實現服務質量與創效能力雙提升。 創新“黨建+BIM”模式:在項目部構建了“三三”體系,即三個堅持、三個融入、三個推進。堅持數智賦能提效益、堅持集體決策明方向、堅持公平透明暖人心,不斷將完善制度作為提升黨支部凝聚力和科學決策能力的重要保證。深入開展“黨建+提質提速”“黨建+創新創效”“黨建+安全生產”,以“黨建+”模式彰顯先鋒作用。同時多措并舉提升監督能力,推進責任落實、保持高壓態勢,推進廉潔教育、筑牢思想防線,推進日常執紀、形成監督常態。在“三三”體系引領下,博羅項目提升管理效率30%,施工周期縮短15%,系統成功排查并整改安全隱患330項。同時,榮獲第十四屆“龍圖杯”全國BIM(建筑信息模擬)大賽施工組優秀獎、茂名市第三屆(BIM)技術應用大賽團隊獎一等獎、中國施工企業協會第六屆工程建設行業BIM大賽三等成果獎。 開展“三亮三比”先鋒行動:各黨支部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,廣泛設立 “黨員先鋒崗”“黨建 + 項目”專項小組,組織全體黨員“亮身份、亮承諾、亮成效、比技能、比安全、比業績”,在項目一線設立“黨員創效崗”“服務示范崗”。華南公司設本體安裝、調試試驗、電儀接線、起重吊裝、放線測量5個核心班組,上半年共完成多臺機組投產,性能指標均達優良標準。立足“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”定位,以提升專業技能、培育核心人才為重點,在燃機專業人才培養上取得階段性成果,為相關領域發展提供技術與人才保障。各班組傳承艱苦奮斗、永不言棄的拼搏基因,在急難險重任務中沖鋒在前,彰顯了華南鐵軍過硬作風。上半年,3名青年員工獲取一級建造師證書。推動黨建工作與項目管理、技術創新、市場開拓等業務環節深度融合,形成了“黨建引領方向、業務協同共進”的良好發展格局,為公司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撐。 華南公司通過 “三維穿透?雙向賦能” 體系,將“雙滿意”從“活動要求”轉化為“工作常態”:向上,以“穿透式執行”確保總部決策在區域市場精準落地;向下,以 “生態化服務” 讓項目感受到 “總部就在身邊”。下一步,華南公司將持續深化機制創新,力爭全年實現項目降本超1400萬元、顯著提升總部部署執行效率,以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注入華南力量。 ? |
|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|
|